免费咨询眼科专家问题
近视激光手术近视一般是如何形成的儿童近视注意事项视佳医的优势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视佳医首页 > 走进视佳医 > 社会公益 > 怎么做都是错?青春期“成长痛”,该如何应对

怎么做都是错?青春期“成长痛”,该如何应对

内容提要
 
 

本篇文章整理自“专家面对面:‘成长痛’与心理健康工作坊”。三位专家围绕前期征集的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分享,因文章主要用于学习,进行了必要的创作加工。

 

 

 

不知从何时起,青春期的孩子被贴上了“不听话、想法怪、脾气大、惹人烦……”等等一系列标签。很多家长视青春期为“洪水猛兽”,大家谈“青”色变、如临大敌。更有甚者,不少家长觉得孩子生病了,开始急“病”乱投医。近年来,精神科门诊量不断上涨,有的青少年甚至成为精神科门诊的常客。面对这些现象,很多家长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01
青春期的正常表现or孩子生病了?
工作人员在整理收集到的问题时,看到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是正常的还是生病了深感困扰,三位专家也认为这一问题的科普尤为重要。
 
工作坊开始后,肖劲松教授从生理发展的角度率先展开了分享。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内分泌系统较以往活跃,激素水平上升,造成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再加上,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情绪,很多家长会觉得以前乖巧听话的孩子,变得不那么听话了,甚至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邓秀玲博士、陈庆丰院长对此深表赞同,并表示亲子冲突增多是青春期比较常见的情况,也是正常的表现。
 
留言区有家长询问:孩子很叛逆,什么事情都说“不”,是不是生病了?邓秀玲博士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道:一般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诊断孩子是否生病了。第一、看孩子的状态。如是否在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腹痛、腹泻、头晕、呕吐等躯体化反应。第二、是否长时间失眠。第三、是否经常发脾气,以至于周围人无法忍受。第四、是否出现自伤自残行为。第五、饮食是否正常,有无暴饮暴食或厌食等。
 
肖劲松教授则从医学角度进行了分享。在他看来,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衡量青少年的言行是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还可以从以下两处着手:一是看社会功能(如: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是否受损,二是看对自己或他人是否构成伤害。
 
三位专家认为,青春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并不能因为孩子某一时段呈现出一些症状,就诊断孩子生病了。
 

AI做图 | 刘姝雨

 

02
沉迷手机,游戏成瘾?“人机大战”一触即发
沉迷手机、游戏成瘾等相关问题也备受家长们的关注,很多家长表示经常因此爆发较为严重的亲子冲突。
 
针对这一问题,肖教授首先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向大家简单科普了《DSM-5》对“网瘾”的试行诊断标准:每天玩手机或使用网络6小时以上,戒断会出现情绪问题(此处的情绪问题,属于戒断反应)。在肖教授看来,只有极少数人达到了网瘾的程度,大多数孩子是使用网络或手机时间较长。此外,沉迷网络属于次生问题,需要看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找到具体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邓博士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和儿子讨论玩手机游戏的经历,以此引发家长们透过行为看见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原因。她的儿子在题目解答不出来时觉得自己很差劲,于是想通过玩游戏让心情好起来。邓博士说道:看到孩子不做作业玩手机,很多家长气不打一处来,不问缘由就批评指责孩子,这样很容易破坏关系。她建议家长们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把关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陈院长补充道:在咨询中,我们发现很多沉迷游戏的孩子,是因为有些需要在现实世界得不到满足,进而转到游戏世界里寻找。通常情况,我们会从孩子玩的游戏类别着手,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比如,孩子喜欢玩攻击类的游戏,可能是因为在生活中攻击性无法得到释放。随后,陈院长生动形象的分享了“青春利爪”的故事,引发家长们深入思考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和浓烈情绪真如家长们认为的应该打压和消除,还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极为正向的意义故事内容详见文末附文1)
 
三位专家提醒家长们:手机和网络几乎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必需品,青少年也需要使用手机满足社交等多方面的需要,家长们可以和孩子沟通使用手机的目的,并协商使用时间,以避免爆发严重的冲突。

03
学习动力缺失,是孩子不够努力吗?
一位家长留言向三位专家求助:孩子以前学习成绩很好,到了高一成绩开始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出现厌学倾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AI做图 姝雨
 
邓博士开门见山的说道:导致孩子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很多,如课业难度增大、人际关系困难、父母关系困扰等。我们要和孩子讨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发生了什么让孩子失去了动力,找到学习成绩下降的转折点,挖掘背后的原因,之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解决办法。她意味深长的说道: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如果孩子自身没有做好准备(如孩子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在“压力”的驱动下被迫去学校,他是很难学进去的。有的孩子内心有冲突(如担心家里的事情),即使在学校也是坐立不安,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肖教授补充道: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习得性无助(指由于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无助感或绝望感。详见文末附文2)”。有一种情况是孩子一直很努力,可是成绩总是不好或者提升不起来,久而久之他就可能放弃尝试或努力,并对学习持有一种无助、绝望的心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破罐子破摔”。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无论孩子怎么努力,父母不仅很少给予夸赞和肯定,反而一看到成绩不理想就批评指责,这样会慢慢让孩子认为学习带来的更多的是负性的情绪体验,进而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失去学习的动力。
 
陈院长结合自己的咨询经验分享道:我的个案很多都是青春期的孩子,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担心父母的夫妻关系而没有心思学习,有的孩子甚至说不上学是为了在家看着父母。他从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角度出发补充道:夫妻之间有冲突如果把孩子卷进来会让冲突升级,出现三角化(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可能会对孩子的情感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陈院长语重心长地说: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般会充当拯救者,成为家庭的“替罪羊”,用自己的症状制造更大的问题使父母暂时放下冲突。要解决这种情况必须打散三角关系,让每个家庭成员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妻子对丈夫不满,可以直接向丈夫表达,和他沟通,而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对抗丈夫的工具),这样把孩子从父母的冲突中解救出来。
 
在三位专家看来,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动力缺失,一定是因为遇到了困难。此时,父母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战胜困难,而不是和困难站在一起,成为孩子更大的困难,和困难一起击败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长对此深有感触,纷纷在留言区真诚地分享:我以前就是和困难在一起,怪不一张嘴孩子就非常生气。还有家长分享: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父母们都是先把自己的孩子批评一通。我以为这样是为孩子好,没想到却是在增加他的困难,让他经受更多的风雨。
04
青春期遇上同胞竞争,当顾问or裁判?
还有不少家长在留言区求助:两个孩子不亲近,让老大和老二玩他就很不耐烦,两个孩子还经常发生冲突,怎么办?对此,肖教授分享道:当今社会,二胎家庭两个孩子的年龄差距普遍较大,可能父母让老大陪老二玩是为了增进两个孩子的感情,但是老大或许会觉得父母是让自己帮忙带孩子。父母可以多嘉奖老大亲近老二的行为,让老大在陪伴和照料老二的过程中体验到被需要、被称赞,以此获得价值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更愿意主动亲近老二。
 

AI做图 姝雨
 
紧接着,陈院长的分享引发了家长们的思考。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是同胞竞争的正常表现,家庭是小型的社会,是孩子成长的“试验田”,在同胞相处和竞争中习得的经验,为孩子步入社会后处理人际关系、面对竞争关系奠定了基础。
 
邓博士深表赞同,并由感而发做了补充:很多家长在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时,经常以“大的应该让着小的”为由批评老大,让他退让和妥协,这种处理方式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邓博士建议:面对同胞冲突,父母可以更多的充当顾问的角色而不是裁判,如果父母以裁判的身份介入,会破坏“试验田”,相当于剥夺了孩子发展自我效能的机会,也会让孩子体验到不公平。顾问型的父母则是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适当的建议和指导,但不会替他做决定,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也给了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有利于孩子内驱力和自驱力的发展。

05
善用亲子谈判,有效应对亲子冲突
不少家长留言:每次和孩子沟通,怎么说他都不听,还怎么沟通呢?对此,肖教授分享道: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沟通时不主张全由父母做决定,也不主张完全由孩子做主。他以使用手机为例,向家长们演示了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沟通是双向的,而不是陷入“你必须听我的”的漩涡。我们可以和孩子沟通使用手机的原因,在满足孩子合理需求以及父母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和孩子约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段等,让双方的需求都得到一定的满足。
 
邓博士补充道:有效的沟通是没有预设结果的,更不是以孩子听父母的话来衡量。养育孩子是不断放手的过程,孩子最终需要走向独立,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这是孩子成为成熟、自信、自主的人的必要条件。
 
陈院长不止一次的说道:青春期的亲子冲突在所难免,父母在沟通中可以多和孩子讨论、谈判,在没有大的原则性问题的前提下,给孩子充足的空间让他去探索和施展自我。由于时代不同,孩子的表现和我们这一代有很大的差异,这并不代表孩子的言行是有问题的、错误的、需要纠正的。我们作为父母可以尝试扩大自己的接纳区,对非原则性问题给予更多的接纳、理解和尊重。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亲子冲突,还有助于孩子发展出更健康的自我。
 
三位专家多次强调“关系”的重要性。他们一致认为:亲子关系良好是沟通的前提,在处理亲子冲突时应尽量避免为了达到某一结果而导致关系破裂。在他们看来,孩子的行为往往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是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06
学会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胜过亡羊补牢
此次工作坊,三位专家多次建议家长们可以提前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样有助于在养育的过程中,以孩子需要的方式提供陪伴和支持。每个年龄段孩子需要的爱和陪伴是不一样的。比如:婴儿需要父母尽可能全天候的陪伴和及时的回应,青春期的孩子则需要给他们空间去探索自我。孩子在成长,父母也要成长,以顺应孩子的变化。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用养育婴幼儿的方式对待青少年,这必然会引起他们强烈的不满和反抗。
 

AI做图 姝雨
 
三位专家提醒家长们:虽然青春期不是洪水猛兽,但是孩子的一些症状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一些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和必经之路,有一些或许和童年养育的缺失有关。他们语重心长的建议家长们:如果是早年养育缺失导致的问题,家长们尤其需要多一些耐心,特别是孩子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或心理困扰时,先尽可能的去了解发生了什么,这件事情让孩子体验到了什么样的情绪,尽可能的让他讲述出来并选择去面对。待情绪降温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行为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坏处,然后和孩子一起面对,陪伴他度过难关。
 
工作坊结束后,很多家长向工作人员反馈,这次的学习让他们十分受益,没想到以前总是在用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导致亲子关系日益恶化。这次学习后,会在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看见孩子,看见关系,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还有一些家长表示:这次学习让他放下了很多心中的担心和焦虑,更加有信心陪伴孩子度过人生的关键时期。

 

 
附文1:
让青春保有“利爪”
 
[ 一. 母子之伤 ]

孩子被家里的小白猫抓伤了,在社区医院打疫苗。

妈妈批评了几句,被反吼了一顿,内心受了伤,在咨询室做心理治疗。

咨询师问:“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妈妈说:“我感到害怕!”

咨询师:“是的,我理解。这个感觉很糟糕!那孩子呢?”

妈妈:“他很惊恐,也很愤怒,要把猫掐死!”

咨询师:“看来当时场景很紧张,那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妈妈:“他把小白猫放在头上,想装成一头白发。小猫感到害怕,挣扎了几下滑下来了,结果抓伤了他的脸。”

咨询师感受到了恐惧:“啊!利爪…… ,脸……,这猫太危险了!”
 

 
[ 二. 肉垫下的利爪 ]

妈妈:“其实还好,如果它感到足够安全,没人伤害它,爪子会紧收在脚底的肉垫中,隐藏起来,不会伤害人!”

咨询师:“那……,有没有可能把爪子抠出来,用剪刀剪掉?”

妈妈愣了一下,思考了良久,摇摇头说:“不,这个爪子对小猫来说是有用的,不能剪!”

咨询师:“什么用呢?”

妈妈偷偷地笑了一下,说:“它经常用这个爪子爬猫架,自娱自乐,很好玩。还有,如果没了爪子,也就没法反抗了,不被儿子玩死才怪呢。”

咨询师:〝我留意到你刚才偷笑了一下,看起来有点神秘,能说说吗?”
 

 
[ 三. 谈猫还是谈孩子?]

妈妈:“我知道你想借猫谈儿子 。你是不是想告诉我,儿子有时候对我发脾气,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叫我不要太担心。”

咨询师:“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真是了不起的发现!那此刻你对青春期孩子暴露的‘利爪’,是否有新的看法?”

妈妈沉思了片刻,悠悠地说:“是的。或许这让他更有能力在社会上攀爬滚打,更有能力击退伤害他的人,更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安全……”

咨询师:“但,这也是双刃剑,作为最亲近的人,妈妈更容易被抓伤,这好像不公平!”

妈妈笑着说:“如果我们让他感到足够安全,'利爪'也会收起来。”

……
 

 
[ 四. 让青春保有爪子 ]

这个妈妈正为13岁儿子青春早期的叛逆行为和浓烈情绪所困扰,一度怀疑这是心理问题。孩子也是一边不由自主地攻击,一边又会暗暗的自责,很痛苦!在咨询之前,本打算找精神科大夫诊断并开药。通过这次咨询后,她打消了念头,也

 

不再去剪猫爪子了!

 

 
附文2: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起初狗会在笼子里狂奔试图逃避电击,因笼子关着无法逃避,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

后来,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如想了解更多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相关信息,可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咨询,武汉视佳医医院眼科专家将会热心详细地为您解答,给你专业、详细的答案,如果您需要医生不想排队,您也可以在这里提前预约,我们会为您安排免费挂号。请点击在线咨询。

本文地址:http://www.027eye.com/shehuigongyi/1696.html,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网上预约
  • 尊视镜片医学科技与视光矫正的结合 硬IP膜式硬发水膜的科技成果,它将易清洗
     尊视镜片
  • 眼视光综合检查仪视佳医眼视光综合检查仪整合了当代眼视光诊疗技术的诸多方法,对眼
    眼视光综合检查仪
  • 专业智能验配系统视佳医专业智能验配系统,由武汉市国医视光近视弱视研究院开发中心
    专业智能验配系统
  • 眼视光信息病历系统视佳医眼视光信息管理系统是由武汉国医视光近视弱视研究院研发(武
    眼视光信息病历系统
  • 三级视功能训练仪三级视功能训练仪是基于以增强眼睛调节集合能力为核心的视功能训练
    三级视功能训练仪
强东梅强东梅眼科专家

主任医师 原武汉三医院眼科主任 现武汉视佳医眼科近视...[详细]

赵长松赵长松眼科专家

教授、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 原武汉同济医...[详细]

吴娅纬吴娅纬眼科专家

眼科副主任医师 眼视光专家 现武汉视佳医眼科近视矫治...[详细]

武汉视佳医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