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主题:重启亲子沟通之门
01
课程开始后,一位家长率先留言:孩子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不耐烦。对此肖劲松教授直指问题本质:不耐烦就是拒绝沟通。三位专家一致认为:沟通的前提是关系,孩子不愿意沟通,父母一定要反思他们的亲子关系如何,当下的情境是否适合沟通。
在肖教授看来,关系的破坏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慢性的长期的挫败心理,简单地说是“习得性无助”;一种是关系没有长期受损,但是当下的说话方式、情绪等导致关系破裂。很多时候父母只看到孩子的行为,没看到行为背后的情感部分。同时,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话时带着焦虑,孩子不耐受这种焦虑就会拒绝沟通。
关于习得性无助,邓博士例举了极端的社会现象:家长在众目睽睽下对孩子的忽视!她分享一位来访者对父母的指控:我不是一个学习机器。这位来访者的控诉犹如一声惊雷,表达了对父母忽视的强烈不满。随着孩子步入中小学,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孩子的真实情感体验父母看不到,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父母也听不见。孩子尝试和父母表达,还没说两句话父母就说:“不要多管闲事,还不快去写作业"。忽视后,内心便形成了一种自动思维:父母不关心我,他们只关心学习,说也没用,还要被训。由此,孩子慢慢关上了沟通之门。
很多家长十分不解:孩子小时候很爱说话,上了初中就变得不爱说话了。肖教授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普遍现象做了解答:孩子的成长分为不同的阶段,很多时候我们会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却忽略了这个要求在该年龄段(心理年龄)的孩子根本做不到,这种认知偏差就容易使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12-15岁是我们常说的“羽化期”,这一时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期,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他们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同时,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也逐渐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无话不谈,这些都是健康的心理闭锁的特点。这一时期要求父母从教育者转变成陪伴者,很多父母在孩子羽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把孩子走向成熟的标志(比如叛逆)误当成异常行为。家长应因势利导,在孩子们青春期做到保持平和的心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陪伴孩子走过这一成长阶段,等待孩子破茧成蝶,羽翼丰满。
原文较长,扫码即可查看原文
↓↓↓
- 来源:武汉视佳医眼科
- 时间:2022-08-22 16:10
- 用户关注:
如想了解更多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相关信息,可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咨询,武汉视佳医医院眼科专家将会热心详细地为您解答,给你专业、详细的答案,如果您需要医生不想排队,您也可以在这里提前预约,我们会为您安排免费挂号。请点击在线咨询。
本文地址:http://www.027eye.com/shehuigongyi/1671.html,若转载请注明出处